抗风减灾保驾韧性城乡建设
风能利用护航科技创新发展
第三届“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创新会议圆满召开
2025年9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指导,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土木工程学会联合承办的第三届“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创新会议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圆满召开。
本次会议以“抗风减灾、风能利用”为主题,聚焦工程结构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领域的最新进展,研讨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凝聚行业共识,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周绪红教授、田村幸雄(Yukio Tamura) 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80多个单位的22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邀请了全国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及其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27场,包括2场主旨报告、19场高校专家报告和 6场行业专家报告;设置8个分会场,共举办了60场学术报告;召开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开幕式
在“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创新会议上,主席周绪红教授致开幕辞,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本次会议于内蒙古自治区召开,恰逢其时,对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创新发展和实施意义深远。承办方代表、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郝贠洪教授致辞,介绍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及土木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开幕式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重庆大学黄国庆教授主持。
周绪红教授致辞
郝贠洪教授致辞
黄国庆教授主持
大会报告
在学术交流环节,多场高水平学术报告为与会者带来了学术盛宴,也为第三届“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创新会议拉开了精彩序幕。
在9月13日大会报告上半场,由重庆大学周绪红教授、深圳大学任伟新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郝贠洪教授以及湖南大学黄守道教授分别作大会报告。下半场由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工程师翟恩地、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永前、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朱蓉和重庆大学教授李正良作报告。
9月14日上午的大会报告环节中,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分享,报告人包括:重庆大学田村幸雄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同光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李永乐教授、广东省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朱嵘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李庆安研究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甄伟总工程师、长沙理工大学韩艳教授、中铁大桥局新能源分公司孙国光总工程师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武岳教授。
9月14日下午,同济大学教授曹曙阳、广西大学/浙江大学教授黄铭枫、长安大学教授邢国华、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刘庆宽、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樊天慧、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孙洪鑫、同济大学教授张自立、厦门大学教授雷鹰、北京瑞科同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军以及重庆大学教授陈波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主旨报告
大会邀请重庆大学教授周绪红、田村幸雄作主旨报告。
重庆大学教授周绪红作题为《光伏屋面风荷载效应及抗风集成技术研究》的主旨报告
重庆大学教授田村幸雄作题为《Damping ratio and natural frequency of buildings for wind resistant design》的主旨报告
高校专家报告
来自深圳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19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
深圳大学教授任伟新
报告题目:《风机叶片工作模态参数识别—谐波效应问题》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郝贠洪
报告题目:《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光伏结构受强风及风沙侵蚀损伤研究》
湖南大学教授黄守道
报告题目:《超大容量风电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性能服役关键技术及应用》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永前
报告题目:《智能风电场设计与运维技术》
重庆大学教授李正良
报告题目:《输电塔钢管构件涡激振动响应分析及疲劳可靠性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同光
报告题目:《大柔性叶片气弹稳定性分析和优化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永乐
报告题目:《大跨度桥梁涡振控制指标、限值标准及行车预警研究》
广东省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朱嵘华
报告题目:《抗风浪海缆保护系统及其在海上风电场应用实践》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韩艳
报告题目:《风切变来流条件下风力机气动力与尾流特性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武岳
报告题目:《建筑膜结构极端灾害作用机理与防护设计》
同济大学教授曹曙阳
报告题目:《强风灾害与风灾防治》
广西大学/浙江大学教授黄铭枫
报告题目:《台风作用下结构风效应多尺度模拟与非平稳风速模型》
长安大学教授邢国华
报告题目:《太阳能热发电风致振动集热场截断效率损失研究》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刘庆宽
报告题目:《光伏结构抗风设计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展望》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樊天慧
报告题目:《海上风电漂浮式支撑结构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孙洪鑫
报告题目:《半潜漂浮式海上风机的动力学建模及减振技术研究》
同济大学教授张自立
报告题目:《风电机组多模态气动阻尼量化及硬件加阻》
厦门大学教授雷鹰
报告题目:《海上风机结构风-浪荷载识别与基于可靠性的结构振动控制优化的研究进展》
重庆大学教授陈波
报告题目:《罕遇强风作用下结构弹塑性风效应分析方法研究》
行业专家报告
来自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铁大桥局新能源分公司、北京瑞科同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6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工程师翟恩地
报告题目:《大型风电长柔叶片非线性耦合动力学问题》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朱蓉
报告题目:《风能资源领域中关键问题与技术发展方向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庆安
报告题目:《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振动控制机理与减振方法研究》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甄伟
报告题目:《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分析与控制工程实践》
中铁大桥局新能源分公司总工程师孙国光
报告题目:《深远海大容量风机安装关键技术》
北京瑞科同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军
报告题目:《风电场“以大代小”改造升级技术要点及案例分享》
分会场报告
9月13日下午,开展了分会场报告。本次会议共设置8个分会场,累计举办60场学术报告。来自多所高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风场特性、极端气象与风灾、建筑结构风效应、桥梁抗风与控制、光伏结构抗风分析、陆上风电和海上漂浮式风电动力学和设计、风机尾流和风资源评估”等专题,同与会代表深入交流了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成效。
分会场
闭幕式
2025年9月14日下午,会议对优秀论文进行了宣讲。同时,重庆大学黄国庆教授介绍了下一届会议的筹备进展。下届会议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承办。至此,第三届“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创新会议在热烈掌声中顺利闭幕。
郝贠洪教授、黄国庆教授与优秀论文宣讲代表合影
黄国庆教授致辞
组委会合影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