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交流 >
2014(第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
作者:admin 单位:未知
2014年4月24-25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共同主办的2014(第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科学院孙钧院士,国际隧道协会前主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Martin Knights先生,中国工程院王梦恕、杜彦良院士出席并作报告,近400人参加了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公路、铁路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技术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建设的长、大桥梁隧道的数量和规模居世界第一,已经跻身于世界桥隧大国之列。同时,我国也进入了桥梁隧道建设养护并重的时期,安全管理责任重大,如何总结桥梁隧道设计、施工、科研、运营、养护管理的先进技术经验,依靠科技创新和安全管理保证桥梁隧道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配置,延长使用寿命,实现我国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的跨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是这次会议的主题。
  大会名誉主席孙钧院士在《近年来国内多座已建待建水底长大隧道若干技术关键的思考》特邀报告中阐述了他对如何发挥城市海底隧道的功能、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思考,分析了隧道建设中规划、运营、通风、环保、防灾、防水等各环节应重视的因素,并以港珠澳桥隧工程为代表介绍了一批已建和规划中的项目。
  大会主席王梦恕院士在发言中强调,桥梁和隧道建设首重规划,政府应重视不同工程方案的比选,特别是涉及到桥梁、隧道二者之间的选择时应更为慎重,统筹考虑工程的经济成本、施工风险、运营安全和社会效益,他还介绍了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的有关情况。
  杜彦良院士在《重载铁路桥梁实时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我国的货运重载铁路与国际的差距:我国重载铁路存在里程短、轴重小的缺陷,高速度、高负荷、高密度的运营模式带来大量安全隐患,因此建设专用货运重载铁路并逐步改造客货混用铁路为重载铁路是不断完善发展我国重载铁路的必然途径。他希望能通过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完善重载铁路桥梁的状态监测、预警技术,为我国的重载铁路安全运营和扩能改造提供保障。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Martin Knights先生介绍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开发地下空间的一些典型案例,指出地下空间并不局限于隧道和管网,它的利用应该融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合理规划地下空间营造出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建设和改造中的重要思路,中国应该抓住发展的机遇,更早地把这种思想运用到城镇化建设中,避免一味追求高、大,而忽视了更经济、安全、舒适的地下空间。
  原国际隧道协会副主席、同济大学白云教授主持了《如何实现桥隧强国的中国梦》圆桌讨论,Martin Knights先生、浙江舟山大桥建设管理局郭健副局长、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宝春教授、鲁东大学刘良忠副教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肖殿良副研究员围绕主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与到会代表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加强科技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人员素质特别是施工人员素质是中国走向桥隧强国的重要因素;同时,作为一系列世界桥隧之最的拥有者,中国要向全世界介绍大型跨海桥隧技术,也要向国外学习中小桥隧工程的管理和技术。中国必须加强对占绝对多数的中小型桥隧工程的重视,提升中小型桥隧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才能提高我国桥隧工程的整体水平,提升行业整体的能力,实现桥隧大国向桥隧强国的转变。
  会议期间,40位来自德国、荷兰和我国的桥隧领域专家代表分别在桥梁与隧道分会场做专题报告,近30家企业到会布展展示了各自的技术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