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交流 >
预应力管桩这几种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你都会吗?
作者:admin 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其单桩承载力高、施工方便等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关于预应力管桩的质量通病你又有多少方法防治呢?

预应力管桩七大质量通病及防治

1、桩体倾斜
⑴产生原因
1)施打前未按要求双向校核垂直度。
2)遇有地下障碍物。
3)场地不平整,桩机底盘不稳固水平。

⑵防治措施
1)施打前,应按要求在桩机的正方和垂直的管桩侧面双向架设经纬仪或线坠,垂直度满足要求(小于0.5%L)后方可起锤,打入约1m左右再用仪器校核一次桩的中心位置和垂直度,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常施打。
2)地下障碍物如果较浅,可以先将桩拔出,清除障碍物后,将坑填实填平,重新放点打桩;如果障碍物较深,无法处理,可会同监理、设计院等单位商议解决办法,更改桩位。

2、焊缝不饱满,接桩处开裂
⑴产生原因
未按规定进行焊接作业,未分层焊接。

⑵防治措施
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水份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
2)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焊接层数不得少于2层,焊接时必须将内层焊渣清理干净后再焊外一层,坡口槽的电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

3、贯入度剧变
⑴产生原因
1)地质情况不明,地下存在有空洞、溶洞、夹层等。
2)地下持力岩层起伏大。
3)桩身破碎断裂。

⑵防治措施
1)在施打过程中,出现贯入度突然变大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可采取超前钻等方法,先探明桩位处的地质情况,将空洞、溶洞等先用中砂或粘土等填塞密实后再重新打桩,或改用其他形式的基础处理方法。
2)在即将收锤时,遇到贯入度突然加大的情况,一般均因地下持力岩层起伏大导致桩身折断或桩身自身破碎造成的。这种情况下,采用从桩身内孔吊灯和吊重物检查桩身的完整看是由何种原因造成。
①如是因地质起伏大造成的,则需采用特殊桩尖,采用嵌岩力强的桩尖进行施工。
②如是桩身自身破碎造成的,则需对进场的管桩质量进行检查,采购质量合格的管桩;管桩桩身强度必须达到100%时方可使用;同时,在施打过程中,要控制好总锤击数,PH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最后1m锤击数不宜超过300。

4、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⑴产生原因
1)桩基础密集,土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实度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浮起。
2)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沉桩引起的孔隙水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⑵防治措施
1)采用“植桩法”(先钻孔,钻透硬夹层,将桩插入孔内,打至设计要求)以减少土的挤密及孔隙水压力的上升。
2)采用开口型桩尖,让部分土体进入桩空腔内,减少土体挤密;同时采用“跳打法”施工,控制每天打桩根数,同一区域内不宜超过12根桩。
3)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4)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应在两周左右。

5、桩身断裂
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突然增大。
⑴产生原因
1)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2)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3)稳桩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移架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
4)两节以上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
5)制作桩的砼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

⑵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钻探了解。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
3)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不得使用。

6、桩顶掉角、碎裂
⑴产生原因
1)预制的混凝土配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振捣不密实或养护时间短,养护措施不足。
2)桩顶面不平,桩顶平面与桩轴线不垂直,桩顶保护层过厚。
3)桩顶与桩帽的接触面不平,桩沉入时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桩顶面局部受集中应力而掉角。
4)沉桩时,桩顶衬垫已损坏,未及时更换。
5)桩锤过大,跳动过高。

⑵防治措施
1)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桩顶的加密箍筋要保证位置准确;桩成型后要严格加强养护。
2)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有无凹凸现象,桩顶面是否垂直于轴线,桩尖有否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宜使用,或经过修补等处理后才能使用。
3)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加垫等处理才能施工。
4)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要有衬垫,如衬垫失效或不符合要求时要更换。
5)施工时应根据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选择桩锤。并采用“重锤低击”的方法,严格控制桩锤的跳动高度,禁止高起高落。

7、沉桩达不到要求
管桩是以最终贯入度和最终桩长作为施工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最终贯入度控制为主,结合以最终桩长控制参数,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
⑴产生原因
1)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对持力层起伏标高不明,至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长有误。
2)勘探工作是以点带面,对局部硬夹层、软夹层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头、混凝土块等。
3)以新近代砂层为持力层时或穿越较厚的砂夹层,由于其结构的不稳定,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桩沉入到该层时,进入持力层较深才能达到贯入度或容易穿越砂夹层,但群桩施工时,砂层越挤越密,最后会有沉不下的现象。

⑵防治措施
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
2)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及压桩顺序。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