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审查会在北京召开。标准主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礼立、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张令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弛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毋剑平主持。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送审稿)审查会合影
谢礼立院士介绍修订情况
会上成立了由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修力为组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郁银泉为副组长,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彬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苗启松、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昌兴和北京建筑大学研究员曾德民为专家的审查专家组。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CECS 160∶2004,于 2004 年 8 月正式实施,是我国第一部建筑工程性态抗震设计标准。自颁布发行以来,其发行数量位列本行业全国第二,为我国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制和修订提供了依据,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认可及应用,对我国基于性态抗震设计标准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关成果获得了 2015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近年来,随着地震工程和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为了继续发挥其先进性和引领性的作用,急需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开展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是在主编人
谢礼立院士带领下,由来自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广州大学、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
会上,张令心代表主编单位对协会、专委会领导、审查专家与修订组全体成员表示感谢,并汇报了《通则》的编制背景、编制情况、主要工作、基本内容和编制重点。修订组在标准的修订过程中进行了广泛调研、专题和试验研究,修订后的《通则》吸纳了基于地震动破坏强度排序的设计地震动时程方法和土壤液化判别新公式,增加了考虑主余震效应及近断层效应的工程结构设计谱修正系数、组合剪力墙设计、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性态抗震设计、消能减震设计和可恢复功能防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定,完善了非结构部件设计规定,技术创新性强,对工程结构性态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审查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对标准的整体框架和逻辑内容逐节逐条进行审查。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标准修订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送审资料齐全,符合审查要求,标准修订保持其先进性,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