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特约记者 刘书妤报道 2025年6月27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防水防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自修复刚性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审查会在京召开。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技术标准部张红彦,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防水防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黄靖、常务副秘书长王海龙,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标准管理部正高级工程师陈茜,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王永海、工程师张猛等领导、专家及主参编单位代表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由王海龙主持。
会议成立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质量监督站高级工程师曹征富为组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防水及修复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立、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尚传、公路与桥梁高效养护及安全耐久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稷良、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贾福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康、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清组成的审查专家组。
陈茜代表主编单位致欢迎辞,对参会领导、审查专家和编制组成员的积极参与表示了感谢。张红彦介绍了当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的发展动态,强调了标准审查中应当注意的事项。黄靖对标准的审查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与要求,并宣读了标准审查专家组名单后正式开始标准送审稿审查工作。
编制组代表王永海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标准编制情况和征求意见情况,审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编制组的工作汇报,并对《送审稿》内容进行了逐章逐条审查,开展了认真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修改建议。
审查专家组认为,《送审稿》编制符合相关编写规定,送审资料齐全,符合审查要求,技术要求体系清晰,条款表述清楚,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背景资料
自修复刚性防水材料是指掺加一定比例自修复剂的混凝土或砂浆,可分为自修复防水混凝土、自修复防水砂浆和自修复细石防水混凝土。
自修复剂是掺入混凝土或砂浆中,从而提升混凝土和砂浆内部损伤和裂缝自修复能力的功能性外加剂,包括矿物结晶型自修复剂和微生物自修复剂。
矿物结晶类自修复剂是指掺入混凝土或砂浆中,其活性化学物质可与水泥水化产物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塞毛细孔道和微细裂缝,从而提升混凝土和砂浆内部损伤和裂缝自修复能力的功能性外加剂。
微生物自修复剂是指掺入混凝土或砂浆中,基于微生物矿化作用从而提升混凝土和砂浆内部损伤和裂缝自修复能力的功能性外加剂。
自修复刚性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裂缝自愈合的能力,不仅提高了工程的防水能力,而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和抗化学腐蚀能力,在沿海地区、腐蚀环境等严酷环境中,可提高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大幅度提升了混凝土工程的服役期限,是保证混凝土工程防水与结构同寿命周期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我国对工程防水及耐久性的日益重视,自修复刚性防水材料在提升混凝土工程防水及耐久性的应用潜力很大。
202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第7号令,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在“第一类 鼓励类”,“十二、建材”中,将“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列入鼓励发展材料。为该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
该规程的制订必将规范和引导自修复刚性防水材料在混凝土防水、渗漏治理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防护工程的应用,这对提升我国工程防水能力及耐久性能、延长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