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可是施工单位相当重视的事,有时候因各种前置条件的限制,到了后期才开始抢工,不但会造成质量控制的被动,有时候还会导致工期索赔。进度控制,一定要由事前到事后全程控制,不能疏忽。
一、重要因素的预控手段
1、专业分包早确定
编制专业分包招标计划,协助甲方进行招标工作。
2、防止设计变更影响
提前了解修改意图,做好设计变更的材料准备。
3、避免劳动力不足
确定成建制的施工队伍,保证劳务人员工资及时发放。
4、重大社会事件影响
成立保障体系,提前制订应急预案,编制计划时考虑降效。
5、材料供应保障要及时
加强完善物资采购体系,专人专项负责制。
6、预防传染性疾病
制定防控传染疾病应急预案。
7、冬雨季、恶劣天气施工
编制冬雨季施工方案和防洪防汛方案,编制计划考虑降效。
8、节假日施工
提早制订节假日值班表,保证正常施工,编制计划考虑降效。
9、交通事故
合理安排车辆通行时间和驾车时间,杜绝疲劳驾驶。
10、劳务纠纷
及时处理民工纠纷,避免民工工资纠纷。
11、交通不畅、扰民
安排专人负责交通协调、周边关系协调。
二、进度偏差的调整措施
1、加大资源投入,如增加劳动力、材料、周转材料和设备的投入量。通过配置充足的资源,来有效保证施工进度的加快。
2、根据进度计划的变化,重新合理调整和分配资源,将各工种的施工人数实行动态化的监控机制;投入风险准备资源,采用加班或多班制工作。
3、优选机械设备租赁厂家,通过改善工具器具的工作效率提高劳动效率。
4、加强作业培训,控制工人级别与工人的技能的协调;加大工作中的激励机制,如设置节点奖金、开展技能竞技和班组比赛;改善工作环境,为施工人员提供防暑降温和保温防冻等各种劳保用品;动态调整各施工工序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的组合和搭接;组织工作沟通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通过以上种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5、合理调整网络计划中工程活动的逻辑关系,如将部分前后顺序工作改为平行工作,或采用流水施工的方法。
6、将一些工作合并,特别是在关键线路上按先后顺序实施的工作合并,与劳务队伍共同分析研究,通过局部调整实施过程和人力、物力的分配,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7、在施工工程中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加强科技推广和创新工作来提高施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