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新闻 >
2017:装配式建筑发力之年!
作者:admin 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编者按:当建筑像汽车制造般“拼装而成”,它在向建筑界传递什么讯息?当建筑业开始纳入“工业体系”,作为制造业的房地产才刚刚开始;建筑工业化时代,房地产开发商直言适合扮演“总承包商”角色,搭建平台,构造资源整合,这正与绿色供应链如出一辙。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之年。

2016年2月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30%。

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使装配式建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11月19日,住建部在上海召开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会,强调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要充分认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国家层面如此重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相关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地也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全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也被认为是住建部2016年深化建筑业改革的亮点之一。


2016形成新气象


在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即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同时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

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主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部分省市已经出台政策、资金扶持措施并提出了量化目标。

以上海为例,作为“重点推进”区域的典型代表,上海市要求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以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对总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且预制装配率达到45%及以上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2016年上海市已落实装配式建筑1385万平方米,连续两年实现翻番;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达到41家,产能突破1200万平方米。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也进入快车道。2017年新年伊始,北京市住建委提出北京市2020年将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的目标,使装配式建造方式成为北京的重要建造方式之一;并且今后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等3类项目将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

当前,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气象已经形成。


2017展现新作为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建筑工业化都是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传统建造方式向新型建造方式转变的系统性工程。有专家甚至提醒,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核心问题是重“技术”轻“管理”,对传统建造方式依赖性强,也有些急于求成、缺乏耐心。

装配式建筑的重点在于“预制”和“拼装”——现在工厂制造好墙板、阳台、楼梯、梁柱等部件,再把部品部件运到工地,最后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组合、连接、安装。

也就是说,装配式建筑道路急需产业链的配合。就当前建筑业发展基础而言,装配式建筑面临的困难可谓不小。工业化对项目管理要求高,总包单位、构件厂和设计单位等资源需要慢慢培养。工业化的图纸要求是“零变更”,以前传统图纸在现场还可以反复调整修改,而现在工厂做好了的构建则不允许改动。

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一位业务经理表示,目前产业链上下游还不是特别完备,可能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团队和合作企业,在市场规模没有完全打开之前,做完项目之后就散掉了。“吊装、安装都比较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帮助他们转型需要专业的培训。”

“万科亏钱也做住宅产业化。”2016年12月,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出席活动时表示,未来万科的身份不是开发商而是承包商,亏钱也要做住宅产业化,这才是企业的真正竞争力。做承包商需要以住宅产业化的方式将楼房建造出来。王石分析,国内建筑工地木材工人月薪1.2万元~1.5万元,瓦工的平均年龄是46岁,年轻人很少,住宅产业化就是要技术提高,增加机械手,增加设备。同样,住宅产业化之后减少工人使用是必然趋势。

另外,王石认为,对于承包商来讲,更多的是搭建一个资源整合平台,也就是绿色供应链。因为绿色代表未来,绿色代表竞争力。

其实,不管用什么方式建造房子,最后还是客户来认定,所以最关注的的应该是房子的质量。以超高性价比做出质量非常好的东西,这应该是建筑工业化能实现的最大价值。

如此看来,中国的建筑工业化之路的美好愿景值得期待,但过程任重道远。

来源:绿色产业链(ID: greenchain)